
我以為,我早已閱盡岳西秋色。
我以為,我早已看慣秋天的大別山。
而這些“以為”,卻在這一個秋去冬來時節,被北山徹底顛覆。

北山的紅葉早就小有名氣,但卻一直未曾親近。只因聽到的關于北山紅葉的所有傳說,都是追憶曾經的繁華和對現實的遺憾,我是信的。想必北山的木梓樹,早就如許許多多山鄉同類一樣,都已倒在刀斧和手鋸之下。遺存、遺留、或者是遺忘之下,稀稀拉拉的幾棵,即使始終倔強的站立,也只能算是點綴,終究撐不起一整個秋天。于是,這多年來,我在北山的腳下,來來往往,東來西去。坐在高速上疾馳的車子里,路邊的村莊,和那幾棵深淺不一的秋紅,從我的眼簾劃過,一閃即逝。偶爾動起探訪的念頭,卻如一絲淡淡的漣漪,很快消散,無影無蹤。


上周末光巖小聚,遇攝友極力推崇北山紅葉。于是,曾經那一絲神出鬼沒的“漣漪”,又被他給撩撥一下,成了個不大不小的浪花,在心頭飄呀飄,蕩啊蕩的。昨天,攝影協會群里,攝友又撒了一把“毒”,那幾幅《北山紅葉》的光影、層次、色彩,極是炫目,這“毒性”催發下的心頭,掀起了滔天大浪,不去不行了!趁秋光正好,這一定得去!

11月16日,周六。五點半起來,推開陽臺的窗戶,滿天云朵熙熙攘攘地擁擠著,少有縫隙,估計沒光影??!回被窩里瞇一會吧。六點半再看,天開了九成!趕緊起床,火速洗漱,背起攝影包,一路驅車直奔中關北山。

縣城出發,十八公里,大約三十五分鐘。到了拍攝點,由西向東溜達一遍。誰知第一個機位,就把我“毒”倒了。初升的太陽,灑落萬點光芒,恰如千萬根魔法棒,擦著山脊,躍過溝壑,點在一棵棵木梓、楓樹上,烏紅、大紅、橙紅、品紅、嫣紅、酡紅、丹紅、青紅、胭紅……其秋色之豐富多彩,到此可以觀止矣。當此時,炊煙升起,在山巒間,在村居上,縈繞回旋,仙境中不乏煙火氣息,人世間更多幾分飄逸空靈?;秀敝?,思緒沉迷于虛幻與現實之間,記憶和想象的畫面漸漸定格成當下所見的風景,不禁有些癡了。


托車隨時停下,我們自由穿行在這五彩斑斕的秋色中,饕餮光與影的盛宴。竹林,茶園,芭蕉,老房子,搭配三幾棵烏桕樹,就是美圖。喜鵲,黃鶯,雞鴨鵝,稍稍亮幾下嗓門,都是樂章。北山的秋天,比起塔川婺源,多幾分高遠和遼闊,更多幾分山寨的野性和不羈;北山的紅葉,比起香山棲霞,多幾分樸實和親民,更多幾分鄉土氣息。我喜歡這樣的北山,喜歡這樣的秋色。


從一個攝影人的角度,北山的紅葉不輸已知的任何景點。從一個旅游人看來,北山就是一塊塵封的璞玉,只要稍作雕琢和打磨,必將散發出迷人的光芒和無窮的魅力。從一個文化旅游的業內人而言,關于北山,有些不得不說的話。

一,北山的振興,政府當仁不讓。前期各類資源的挖掘,梳理和規劃,對群眾意識和理念的引導;中期各方力量的整合,區域內環境的整治,尤其是與國家鄉村振興各類政策和項目的對接;后期配套設施的完善,特別是預留高速出口的開通運行,都需要政府的積極作為。所以,北山的開發,一開始應該是由政府成立的全資或控股公司來組織實施。到得景區基本成型,則可以視情況,或招商合作,或委托運營,或轉讓變現,或自持滾動發展,都比這種野生狀態下的直接招商,有利可圖得多,合理可行得多。

其二,北山的振興,群眾責無旁貸。在豐富北山的文化內涵,提升北山的品味和文明程度上,北山人責無旁貸。在形成合力,保護已有的,發展新增的,擴大北山紅葉的規模和體量上,北山人責無旁貸。在真正形成“人人都是發展環境、個個都是發展主體”的氛圍上,北山人責無旁貸。要主動適應由村民向景區服務員的身份轉變,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,眾人拾柴火焰高,而不是各人自掃門前雪,不管他人瓦上霜。

其三,北山的振興,社會各界義不容辭。走遍萬水千山,最美的風景原來就在身邊。走遍千山萬水,不如最美的風景就在身邊。全域旅游,是岳西發展的必由之路,也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。坐擁華東地區最豐富卻又最松散的旅游資源,岳西人既不能妄自尊大,也不能妄自菲薄。當務之急,是沉心靜氣,就從最簡單的做起:當一個合格的宣傳員,多加油鼓勁,少消極泄氣;當一個稱職的清潔員,不亂扔垃圾,不亂搭亂建;當一個忠實的護林,森林防火,警鐘長鳴。用實實在在的行動,共同維護大岳西的綠水青山,共同守護自己的美好家園。

北山今天的寂寞,誰說不是為了有一天的厚積薄發?我信北山。北山紅葉的繽紛絢麗,給了我們意外的驚喜,也應該帶給我們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:這么好的地方,真心不能再任由其蹉跎荒廢了!我祝福北山!

歸途中,一路陽光燦爛,微風和煦,木梓紅得熱烈,銀杏黃得坦誠。我想,北山昔日窖藏的鄉愁,今日已經醇香濃郁,明天一定會香飄萬里,不負老韓,不負父老鄉親,不負羈旅的游子,更不負天下的游人。

題北山紅葉
泛海
料是秋深顏色好,北山木梓窖鄉思。
煙云渺渺兒時夢,片片飛紅游子詩。
注:北山位于安徽省岳西縣中關鎮
發布評論:
熱門內容: